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的、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的复方,以发挥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强的引经,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膏药相关规定:一、药材应依法加工、碎、断,按各该品种项下规定炸枯;质地轻泡不耐油炸的药材,宜待其他药材炸至枯黄后加入。
二、后的油炼至“滴水成珠”,放至一定温度后加入红丹,搅拌使充分混合,喷淋清水。药膏成坨置清水中浸渍。
三、挥发性、矿物药及贵重药应研成细粉,于摊涂前加入,温度应不**过70℃。
四、膏药应乌黑光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红斑、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
五、膏药应密闭,置阴凉处贮藏。
黑膏药原理: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贴于体表的膏药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的作用。同时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均有防腐等局部作用。此外,有些性强的,强通过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同时,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作用,达到疾病的目的。传统黑膏药都是使用高温提取的制备方法,严重破坏有效成分。
骨质增生、腰椎间盘**、颈椎病、肩周炎、椎管狭窄、腰肌劳损、风湿、强直性脊柱炎、滑膜炎,足跟骨刺都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属于 此类病程逆转,患者只能用止痛药、止痛针缓解。
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古医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膏药之优劣,是根本。李氏膏药属于外治,从而避免了内服的毒,再加上确切,受到了群众广泛欢迎。清代的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膏药中的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的全身药理效应。而传统的及口服疗法除损伤、血管、肌肉等组织和肠道反应,使病人不易接受外,这些方法都易使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及肠道破坏,而真正到达疾病局部的少之甚微,所以用药量大,并且差。而膏药的外法解决了这一难题,直接作用于,使药效数倍提高,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
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性。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