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机控制
智能诱导系统具有自适应组网功能,外场设备无需连线即可自动实现组网;智能诱导系统可通过能见度监测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也可通过链路与上位控制系统组网实现远程控制。
亮度控制及闪烁频率控制
可根据环境及使用要求,预先调节诱导灯发光亮度,调节范围是500cd/㎡~7000cd/㎡。
黄色诱导灯的闪射频率可在30次/分钟、60次/分钟、120次/分钟进行调整。
闪烁策略:红色3种(常亮、每秒闪烁一次、每秒闪烁两次、每两秒闪烁一次,默认常亮)、黄色3种(常亮、每秒闪烁一次、每秒闪烁两次、每两秒闪烁一次,默认每秒闪烁一次)
智能雾区引导系统同步:采用区域内组网的广播+点对点方式。
尾迹显示距离:默认3组,可选2~6组;
尾迹显示策略:固定尾迹距离(默认);固定尾迹时间(参数化)。
能见度监测系统主要由能见度仪、信息采集处理器组成,利用大气对可见光的消光原理实现对道路能见度环境实时监控,并根据能见度高低进行分级,依据不同的能见度等级,决定低能见度环境下的诱导灯工作模式,从而**不同能见度情况下的车辆通行安全。
本系统是基于我国现有高速公路现状设计的智能安全行车诱导设备,在具体实施中无须敷设电缆,无须破坏高速公路路面及路侧装置结构,无须增加附加的立杆或横杆,仅通过合适的适配件即可有效安装在护栏立柱、水泥护墙等设施上。
雾天公路行车安全诱导装置由诱导联动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和控制管理系统组成,能24小时不间断为所有高速公路行车的司机提供服务。整个系统在高速公路上铺开后,诱导联动系统以LED透雾诱导灯的形式,等间距布设在道路两侧,在大雾、雨雾、暴雨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自动启动,以黄灯或红灯为途经车辆提供警示和安全引导,红灯代表 高警示。同时,动态实时采集路段的气象信息,反馈给路段管理人员和高速管理人员,并结合对路段实景图的分析,自动决定透雾诱导灯的开启模式、亮度和闪烁频率,为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行车的司机起了极大警示效果,提高安全行车**。
团雾的正确应对方式:
①减速慢行,打开雾灯,要牢记不能就地停车,就地停车最危险,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同时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
②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跟随总体车流继续前进,同时缓慢驶入最右侧车道,尽快找到收费站或者服务区驶出高速。
在雾霾天气等低能见度条件下,“防撞警示灯”显示为黄色,驾驶员能通过“防撞警示灯”同步闪烁的黄色灯带能够准确判断出道路的轮廓,引导驾驶人安全通过雾区。当能见度进一步降低时,“防撞警示灯”同步闪烁的频率会自动加快。
当距离前方行驶车辆间距小于50米时,所行驶区域的防撞警示灯会自动由黄色变为红色,同步闪烁的红色灯光带随着车辆移动,形成移动的“红色尾迹”,尾迹长度默认75m,长度可以根据车辆速度动态调整。
尾随的驾驶人员可以根据黄色灯带和红色灯带变化得到有效警示提醒,直观判断出路况和前车位置信息,从而保持安全距离,有序通过团雾区域,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