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身体长得比较快,衣服很快就不能穿了,小孩子都会有几件自己的罩衣,罩衣是为了防止衣服弄脏。那么小孩子穿不下的旧罩衣该如何处理呢?自然是不提倡扔掉的,天气已经步入深秋了,我需要一个保温的饭盒保温袋来装饭盒。用隔热棉和旧罩衣结合在一起,可以制作出一款保温又实用的饭盒保温袋。,今天我要将这件旧罩衣改造成一个保温的饭盒保温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制作材料:儿童罩衣、剪刀、针线、隔热棉、粗绳
制作时间:4h
制作过程:
1. 准备一件儿童的旧罩衣。
2. 量取饭盒的尺寸,剪下相同尺寸的罩衣。
3. 剪下饭盒的身体和底部部分。
4. 剪下同样大小的隔热棉。
5. 然后反着用针线缝合在一起。
6. 将缝好的保温袋翻出来。
7. 然后将上方的边缘往下折。
8. 用剪刀在左右两边剪两个口。
9. 将粗绳穿进去。
10. 将饭盒放入保温袋中,拉紧抽绳即可。
11. 这样我们的保温饭盒袋就做好了。
保温袋如何清洗
有铝铂纸,请问各位如何清洗噢,谢谢!
1、外观清洁:
首先,需要先确认保温袋外观所使用的材质,试用倒水在表面上,再用手压压看,确认水会不会被表面材质吸进去,如果会,请使用抹布沾清水擦拭,放置通风处阴干。
请务必确认一定要让表面都干燥了再继续使用,如果表面没有完全干燥就收起来,下次再拿出时会发现表面生满了灰白色的霉菌,此时就得用清洁剂清洗(清洁剂清洗可能会造成表面材质退色,易沾染触到到的地方),
如果表面是完全不吸水的材质,湿抹布擦拭后再用干抹布擦拭即可。
2、内里清洁:
内里有分完全防水内里以及车缝内里,防水内里清洁较省心,可直接倒水进去清洗,如有异味可用食用酒精擦拭,待挥发且擦干即可收起。
如果内里是车缝制作的,请注意内里车缝里层是否有含水分,如有请务必放置阴凉处阴干,许多保温袋有异味都是装载食物时汤汤水水溢出,导致车缝里处吸满了汤汁所造成的,
可用食用酒精尽量擦拭干净,并放置通风处阴干2〜5天,待异味大幅减少后再继续使用,如果保温袋每天使用,一个礼拜就清洁一次,以免异味累积,长久下来无法清除干净
浅谈保温袋的应用及优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需要保冷保鲜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塑料冰袋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这时新兴的保温袋就应运而生了。
保温袋按照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和家庭用的。个人常用的保温袋也叫午餐包,造型往往小巧别致,家庭用的保温袋往往体型更大,常用于野外郊游、车载旅行等。
另一种是用于工业和服务业,比如奶酪公司、鲜奶公司、红酒公司、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外卖餐馆、酒店等。
浅谈保温袋的应用及优点
奶酪保温袋
工业类的保温袋按照结构可分为三大层,外层是拉力的牛津布,防水防油,耐摩擦,坚固耐用;中间层是超密保温棉;里面的内衬是铝箔贴合无纺布。底部往往有高密度的挤塑板,挤塑板拥有优良的保温和抗压性能,增强整个保温袋的承重力和保温效果。四周还会设计四根塑胶棒来定型。
保温袋的各项优点:
环保
相比于一次性塑料袋,保温袋可以反复使用,有利于环保事业。
便携
传统的铁皮保温箱沉重、体积大,现代的保温袋轻便小巧。
浅谈保温袋的应用及优点
午餐包
保温效果好
保温袋也叫冰包、保温包、冷藏包,素有小型“移动冰箱”之称,冬暖夏凉,可以保冷保鲜,保温效果长达6小时以上。如果夏季放入冰块,保冷时间将更长。有了保温袋,夏季外出旅行,可以随时享用冰镇饮料和啤酒。
价格低
保温袋所用的材料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材料,价格低廉,更因为可以反复使用,核算下来,每一次的使用成本都非常低。
设计花样多
个人用的保温袋造型多种多样,有常见的拎手型的,有双肩背包型的,有酒袋型的,更有礼品袋型的。工业用的保温袋造型相对单一,但可以印上品牌logo,增加宣传效果,扩大品牌影响力。
浅谈保温袋的应用及优点
手提保温包
干净卫生
保温袋所用材质防水防油,很好的解决了上班族和学生的午餐问题,让他们能在公司、学校也享受到热气腾腾、味道鲜美、干净卫生的饭菜。
外卖用的保温袋也极大促进了外卖行业的发展,保证了上班族的就餐问题。
网上订购的生鲜产品,不仅有完好的内包装,还有闪亮的保温袋。对一些消费者来说,节省了去购物的时间,贵一点也值得。
但把食物放进冰箱后,对着崭新的保温袋就有点犯难——留着没什么用,扔了又很可惜。有不少人认为,“回收成本高,不如用新的省钱”。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回收再利用所需要的成本,可能比直接购买新的要高。
这种说法看起来很有道理,却有些“短视”。
以生鲜保温袋为例,它是塑料保温层外面涂了一层金属,用来防止辐射传热从而保持袋内的低温。塑料来自石油加工,金属来自采矿冶金,源头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价格低,只是因为石油和矿石源于自然界,不需要人类付出劳动去创造。而科技的发展,使得它们的获取和加工效率更高,所以“生产成本”变低了。但是它们所消耗的资源——石油、矿石,以及加工中所需要的能源,都是越用越少。
换句话说,它们的“廉价”,是人类在“坐吃山空”。等到这些资源越来越稀缺,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就可能“有钱也没处可买了”。当然,目前的地球还能支撑很长的时间,至少我们这一两代人可能不会面对那种局面。
资源和能源的危机引起了全球关注,“可持续发展”成了全世界共同的追求。从这个层面而言,废品回收”“废物利用”就远远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就快递保温袋来说,现在的做法下,电商公司统一使用新的包装袋,管理和运作都很方便,顾客也不会因为“保温袋旧了”而抱怨和投诉,快递小哥送到即走,不用等顾客清空保温袋再取走。新的保温袋需要花钱,而管理、使用还有快递员的时间,也都需要花钱。在现行的市场价格中,后者的价格可能超过了前者,所以电商公司选择不回收。
没有计算进去的社会代价是:每一次的快递,都需要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来生产一个袋子;一个袋子进入垃圾填埋场,需要很多年才能降解,降解的产物比如微塑料颗粒、金属微粒,也是影响自然生态的污染物。而这两部分的“成本”,是由全社会甚至子孙后代来承担的。
那么换一种做法呢?比如快递送到之后,如果有顾客签收,那就等待几分钟,让顾客把食物放进冰箱,再把袋子拿走;如果顾客无法及时处理,就等下一次送货时再取走。像保温袋这样的东西,本身不与食物直接接触,并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这样的处理,只是在每一单的快递中多花快递员几分钟的时间,以及带回的保温袋需要进行整理而已。再考虑到节省了一个新的保温袋,付出的“价格成本”也不会高。这样,生产一个袋子所需要的资源、能源,以及这个袋子成为垃圾之后产生的生态污染,都得以避免。
发达国家已经历过了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爆发。他们的幸运在于,爆发的时候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很穷,愿意承受其能源和资源负担。而在他们国内,对于废物的处理早已不是“省钱”的事情,而是生产流程中的一大开销。
对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只需要追求自己的利润化。但对于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就不能不考虑整体的利益——尽可能节省资源和能源、尽量减少垃圾产生,应该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为了这个核心价值,适当增加人力和管理成本,不应该成为障碍。
对于减少资源浪费,国外提出了“3R原则”,即减少(Reduce)、重复使用(Reuse)和回收(Recycle)。超市不提供免费塑料袋,是“减少”原则的典型例子,在中国的许多超市已经执行得很好,但在很多商品上还流行着“豪华”“大气”的过度包装。
“回收”原则在中国做得比发达国家要好,因为大量废品回收作坊的存在,“拾荒”群体对垃圾进行了充分的分类回收。但是,“回收”依然需要投入能源进行再次生产加工。“减少”原则是直接、清洁的减少资源浪费的途径。而“重复使用”做得差,或许这跟大家心理上抵触“别人用过的东西”有关。